推荐同事 机构合作 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Português Español

美国ACCDON公司旗下品牌

021-34243335,021-34243363

chinasupport@letpub.com

登录 注册 新注册优惠

疯狂投稿后,终于打开正确的论文发表之道——我的SCI投稿心路历程分享

疯狂投稿后,终于打开正确的论文发表之道——我的SCI投稿心路历程分享

文章类别:SCI写作与投稿经验      作者:朱传辉      发布日期:2021-11-10

995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借这次LetPub的征稿活动,分享一下本人的SCI论文发表历程。我本人并不是什么学霸,更无心挣学霸之名,只为了毕业而努力发论文,所以硕士期间没有发过英文论文,但是博士要求至少一篇SCI。

因此博士开学初就定了计划,把硕士大论文整理后翻译,准备发表一篇SCI,自己的课题实验部分发一篇SCI,毕业够用就行,别的没有多想。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骨感。硕士大论文整理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有实验有模拟有分析,自以为质量高滴很,所以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投了一个1区的SCI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TOP期刊)。

结果可想而知,不到一个月就给了拒稿意见,简单的几个字论文没有创新点,不符合期刊要求。后来想想应该是期刊要求比较高,论文水平达不到,所以按照拒稿意见修改了一些,又投了一个2区的SCI期刊(Solar Energy)。

一个月后收到审稿意见,依然是拒稿,同时也给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其中就有语言问题,这次的拒稿可以说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和压力,难道发一篇英文论文就那么难吗?

不信邪的我开始了疯狂的投稿行为(包括: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Petroleum scienceand technologyEnergiesDrying TechnologyEnergy & Fuel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and TechnologyEnergy and BuilingJournal of Energy10余个SCI期刊)。

当然了也是一篇不中后再整理投稿另一篇期刊,在这期间我找了个熟悉的留学回来的老师,帮忙修改了论文的语言问题(特别是被动语态的使用),同时也根据审稿老师的意见,把论文的研究内容缩减了,不再是比较全面的介绍,而是摘出其中一个有创新的点

一篇文章投稿10余个SCI期刊,从最初的一区、二区,再到三区、四区,最后都是找的OA水刊,历经两年半的时间,最终结果还是不予录用,这期间有过彷徨、不自信、气馁、坚持不懈和屡败屡战。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都会说,这就是个蠢货,一篇论文投了两年多十几个期刊,竟然一个都没中,真是个人才。这篇论文的最终宿命是录了一个EI的会议论文。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我一篇文章投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期刊,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我的这篇文章只是硕士论文的整理,现在看来确实达不到SCI的水平,所以一直都没有录用也是正常的。

不过通过这篇论文的投稿经历,我也吸取到了很多经验教训,总结了许多有用经验,为我博士期间的研究以及论文发表提供了很多帮助,也使得我能够顺利博士毕业。

总结的经验中,本人觉得最重要的也是决定你的论文能否被录用的有两点内容:

一是论文的整体内容中,是否有创新点,不要求多,两到三点足够了,如果新颖性够好,一点就可以

所以反应到我们的研究课题中,就要求我们在定课题的时候要明确研究的创新性,这点是可以影响你毕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的一个博士师兄,就是因为课题没有新颖性没有创新点,被盲审老师否定了,最终也没有毕业);

第二点就是论文的语言问题

因为国人的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达不到英文本土化要求,也就是英文写作不地道,而审稿人大多都是国外的研究人员,所以有时候的英文表达存在文化差异,而导致论文被拒,这样就太亏了。我的这篇文章就是个例子,从头到尾我都没有对它进行润色处理。

再说说我通过投稿这篇文章得到的好处吧,通过这篇文章的投稿历程,我熟悉了我的研究领域内大部分期刊的收录情况,期刊的具体要求,投稿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提交的一些文件如何整理,以及每个期刊的审稿周期

所以我的博士研究内容,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大概不到一个月完成稿件,经过筛选选择了LetPub的润色服务,选择了一个比较中肯的2SCI期刊(投稿当年是中科院2区,第二年就降成3区了,悲催啊,关键是它十年都没有降过区,赶上了没办法)。

审稿一个月左右,修改后录用(高兴),三个审稿人加上编辑一共给了近几条修改意见,两周后修改提交,然后就录用了,两个月后见刊,这篇论文可谓是一帆风顺,从写到见刊也就4个月左右。

博士生涯的最后一篇英文论文,结合了以上所有经验,鼓足了勇气,又投稿了最开始投的那篇1区的SCI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TOP期刊)。

一个月后给出了审稿意见,修改后录用(兴奋的快哭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也是有始有终

不过这期间出了个小插曲,由于经费有限,找论文润色机构的时候选择了爱思唯尔推荐的论文润色服务(稍微便宜个几百块钱)。

但是审稿意见中有两个审稿人都给出了语言问题,然后就果断换了润色机构,又换回了LetPub(自费),最终论文顺利录用见刊。

工作以后依然使用LetPub的润色服务,还要感谢Doris客户经理在合作过程中的耐心解答,希望LetPub越来越好,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

作者论文: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olar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evaporative heat pump system


文章作者
姓 名:朱传辉     
单 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995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授权代理商 | 加入我们

© 2010-2025 中国: LetPub上海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217908号-1    沪公网安备号:31010402006960 (网站)31010405000484 (蝌蝌AP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159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3]2004-152号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