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事 机构合作 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Português Español

美国ACCDON公司旗下品牌

021-33361733,021-33632861

chinasupport@letpub.com

登录 注册 新注册优惠

整理了所有评审专家意见,我发现了国自然的“潜规则”

整理了所有评审专家意见,我发现了国自然的“潜规则”

文章类别:基金动态      作者:LetPub      发布日期:2024-06-15

71 阅读 1 0 评论 1 收藏



众所周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术界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句谚语说“国家自然在手,天下我有”,这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意味着申报成功国家自然基金不仅有助于获得职称评审和职业晋升,还能获取丰厚的科研经费支持。

在近几年中,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成功率正在下降。根据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的项目评审结果显示,共有303329个项目提交申请,但只有48785个项目最终获得了资助,整体通过率仅为16%。

为了获取专家们的真实看法,我查阅了网络上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经历的资料,并从中总结了要点,整理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中的一些“潜在规则”,希望为各位提供一些申请成功的启示。
01 研究基础(特别是已发表的论文)是所有专家最为重视的方面。
经过对专家分享的心得体会进行调研后发现,专家认为最为关键的仍然是研究基础,尤其是已发表的论文质量至关重要。在其中,论文发表时间的近旧性、高质量的论文、以及论文与项目主题的相关性被认为是代表作的三大关键要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本子写得再好,在评审专家的审查中也会被扣分:
一半的申请者的代表作发表在顶级期刊,而且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通常要优于表面呈现的水平。然而,另一半的申请者代表作不够强,有些甚至可以说没有代表作,即使研究计划书写得再出色,在评审专家眼中也会被扣分。
重要的是本子要写得出色,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有些刚从国外毕业回来的人所写的本子缺乏精炼性。举例来说,有个人的本子开头写得很好,但代表作却空白一片,这说明在提交本子之前没有好好审阅。

image.png

5篇代表作需慎重:
强调的不仅是论文本身,毕竟5篇代表作足以反映近年来的学术成就。建议申请者避免选择过于久远的论文,因为这会让人觉得科研进展已经停滞不前。有些青年学者初次申请基金成功是因为博士阶段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之后在工作中没有持续深化研究,长期没有产出,就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代表作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特定学术领域,只要有一篇顶级期刊的论文,都会使专家们对你的申请抱有积极评价态度。论文的质量决定一切,而不是数量。
尽管有论文作为支持,但申请书的质量明显有所区别:
总体来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申请书的质量存在分层情况。虽然有论文作为支持,但对于早于2018年发表的论文内容却难以给予充分的支持。相较而言,两位A类申请者,论文发表时间在近两年的那位,刊登在高水平中科院一区刊物上,他的本子表现也非常出色。

43098f23c0dce92f747e09706d064abc.jpg

研究基础不仅仅指发表论文,还包括:
无论是针对青年科学基金还是面上科学基金,当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研究基础一直是最为公平的考量标准。一般的经验是:如果研究基础薄弱,就很难侥幸申请成功。

  • 关于论文:首先看是否近五年内发表,其次考察是否为一作或通讯作者,同时重点查看发表期刊的水平,还要确认与申请书内容的相关性。
  • 先前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观察上一个基金项目的发表论文情况,同时考虑该项目与当前基金项目的关联程度。
  • 工作经历:尽管青年科学基金的研究方向通常与博士期间的工作方向不同,但将已有的一些初步成果和论文预印版列入申请材料可能会有所帮助。

02 有些专家比较在意申请书长度
一些参与过评审的专家会关注申请书的篇幅问题。尽管在第一部分,即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部分有字数限制,但在第二部分之后却没有明确的字数规定。因此,详实的研究方案、研究计划以及充分的前期预实验成为评判申请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专家们更倾向于“图文并茂”的申请书,即假设清晰易懂,技术方案详细完备,前期基础稳固可靠。
d6a085dcbf6799dd09ae6cf51a4330a7.jpg
尽管有些写作建议认为申请书应该尽可能简洁,不要过于冗长,然而在评审过程中,展示图文并茂、技术路线详实的申请书会给人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使人信服。相比于没有详实技术路线支撑、内容仅有一页的申请书,具备详尽技术细节的申请书会更加令人信服。
03 前期研究论文与项目的相关性与本子质量同等重要
即使之前发表的论文质量很高,但与项目的研究方向关联不强,很可能在初审中被淘汰。因此为稳妥起见,若有特别高水平或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的文章,建议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尽可能选择与这些研究方向相关的主题。
83124d95e9aeffa40c04637c0604befe.jpg
前期基础这类“硬性条件”很难再进行弥补。然而,在申请书整体逻辑性、撰写技巧(包括讲故事能力)、以及细节方面还是有改进的空间,可以让申请书达到最佳状态。
或许有幸运的情况下,当申请书送到评审专家手中,申请人的硬性条件相似时,出色的申请书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科奖指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1 阅读 1 0 评论 1 收藏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授权代理商 | 加入我们

    © 2010-2024 中国: LetPub上海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217908号-1    沪公网安备号:31010402006960 (网站)31010405000484 (蝌蝌AP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159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3]2004-152号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