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事 机构合作 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Português Español

美国ACCDON公司旗下品牌

021-33361733,021-33632861

chinasupport@letpub.com

登录 注册 新注册优惠

2024年国自然撰写8大误区

2024年国自然撰写8大误区

文章类别:基金动态      作者:LetPub      发布日期:2024-06-16

78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今年的改革举措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新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班子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在多个领域内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无论是面向青年、地区还是面上项目,都实施了一些放宽限制的措施;尤其是面上项目的限制直接取消(包括取消面上项目两年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规定,取消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不允许博士后研究人员变更依托单位的规定),2024年面上项目竞争尤为激烈。

78e60eebd9cbfc01df0b0383671ec1c2.jpg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获得资助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高水平地书写申请书非常关键;换言之,在同等条件下,高水平的申请书更有可能获得资助。
我们经常在摸着石头过河,今天我们将总结一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过多预期成果的申请书更容易获得批准
有些人误以为,编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就是要“吹嘘”,青年科学基金应该按照面上项目来展望成果,面上项目则按照重点项目的方向预期发展,但这是一个误区。
在描述预期成果时,不应夸大其词,应当适度描述,并最好列出具体的验收标准,例如发表论文数量、专利申请数、产品数量及质量标准、推广应用范围、规模和效益等。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应量化实际工作量的匹配,否则会让评审人觉得“目标不清晰”、“缺乏充足的研究基础”、“预期目标模糊,难以实现”。
误区二: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花哨炫目”
每年都会有青年教师误认为,撰写申请书就是要把内容写得非常繁复详细,以获得专家好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青年基金的资金一般在25万元左右,若内容过分夸张会显得不合适。应当谨记“深入纵向研究比横向泛泛而谈更为重要”,研究应从表层逐渐深入。
1f0c0d6f2ab9d6fd207d0cc0566c2310.jpg
误区三:评审专家会故意设定通过率
国家基金委的通过率是根据各学科领域的不同情况来综合考量的,而不是由个别专家自行决定的。专家每年审查的申请书数量多少不等,因此很难说所有审评专家都会对所有申请书评价一致。秦四清教授指出,当你与他人差距“明显”时,申请基金的成功可能性会降低;但当你稍稍领先他人时,评审专家很难拒绝你的申请。
误区四:为了强调创新,只注重技术的新颖性而忽视思路的创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核心在于内容的创新。缺乏创新性几乎是很难被批准的。有些人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为了夸大创新而创造创新,认为使用更多的创新技术或方法就能赢得专家认可,然而事实上,他们以往的研究中从未涉及相关技术,可以说是完全缺乏研究基础的外行,在专家面前很难瞒过眼睛。此外,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考虑角度而言,选题的思路创新与技术创新相比,思路的创新性明显更为重要。
误区五:认为展示研究前沿性的表达越专业越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侧重科学研究的前沿性,需要在揭示前沿和独特性的程度上把握平衡;然而,由于同行评审体系的选取问题,包括选题和领域的狭窄性,申请书往往不会全部由“小众”的同行评审,实际上“大众行”评审比例也相当高。有时,过分复杂晦涩的专业内容并非展示实力的最佳方式,反而可能会阻碍评审对整个申请内容的理解。
f664267a2dbf525ebb90a0989e7d71af.jpg
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在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取得平衡;优秀的申请书需具备恰到好处的撰写技巧和表现手法;在保持专业度的基础上增强通俗易懂性;时常,评审人对申请的负面意见可能来源于专家并未准确理解申请书的核心。因此,在申请书中采取一些通俗化的写作处理以及凸显重要内容是必要的。
误区六:盲目追求团队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数量多
评审专家在审阅课题组成员时,只见到几位硕士研究生时可能会产生课题组构成不合理、研究实力薄弱的印象,从而可能拒绝资助你的申请。然而,如果过度聚集高职称、高学历的成员,但这些人并不适合进行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同样也不会获得资助。更进一步地说,若整个团队都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将导致缺乏人愿意实际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误区七:轻率编写年度计划,认为评审专家不太在意
尽管在实验开始之前无法完全掌握进度,但大致估计实验主要项目的完成时间仍然很重要。一般来说,实验进行的时间范围应该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实验结束时间应在项目结束年底前,然后在次年3月前完成最终结题,也可以在年底前预留3个月用于安排成果评估、验收以及结题报告的撰写。
2353547fb10ded56a7ca445d5891fbfc.png
误区八:过于相信评审专家会主动查找自己之前发表的文章

在个人简历中,论文或著作列出作者、标题、期刊和页码即可,但一些突出你研究成就的代表作最好附上截图,以视觉方式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可能会增加加分机会。这些截图可以放置在论文列表之后,也可以作为附件材料提供,只需包含期刊名称、论文标题、作者名字及单位即可。评审专家通常不会逐篇检阅你已发表的论文,因此最好将一两篇代表作简单电子化处理,以加强评委的印象。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科奖指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8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授权代理商 | 加入我们

    © 2010-2024 中国: LetPub上海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217908号-1    沪公网安备号:31010402006960 (网站)31010405000484 (蝌蝌AP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159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3]2004-152号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