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从作者的角度对同行评审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通常情况下,我们关注的焦点是顺利完成或通过同行评审。
不过在本文中,我们转移注意力,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同行评审上。不是为了达成论文被接收或拒稿的外在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论文质量,也就是达到同行评审的内在目的。
区分评审意见的优先级
当专注于“通过”同行评审时,作者倾向于全面解决次要意见和写作方面的打磨。这些改动是表示接受审稿人建议的最简单方式,并表明您致力于满足审稿人的每一项要求。
但是,我想鼓励作者们注重大局,从高瞻远瞩的角度来审查同行评审意见。优先考虑与论文中研究相关的最重要的审稿意见,这些通常也是最难满足的意见。
这些通常包括要求额外实验和广泛修改/添加讨论部分的内容。我鼓励作者们认真考虑实验方面的建议。这样做至少将引导您考虑如何使用现有或衍生数据来帮助理解审稿人提出的批评。
根据所有意见和批评修改论文
通常情况下,应对同行评审的方式似乎在于做最少的努力或只做必要的修改。
相反,我建议作者们修改论文时照顾到尽可能多的意见和批评。这并不是说越多越好,用尽可能多的文字回复每一条意见也是不对的。
作者应该根据所有的意见,尝试添加或修改内容,有时哪怕只是稍做调整,比如只是一个小的语法变化、一个单词或格式上的微调。
改一个副词可能就足以回应一些常见的审稿意见,比如审稿人说某些结论和结果强调过度或不足。这些微小的改变让你能够充分利用通过同行评审获得的免费建议。
解决隐性批评
我这里提出一个有趣的策略来充分利用同行评审意见:自己做些补充。意思是审稿人只是挑选了一些意见写出来,但这些意见可能有很多隐含的意思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我建议花点时间整体考虑一下评审意见,然后自己写个总结。例如,如果审稿人就结果部分写了很多意见,可能表明论文中报告结果的方式很有问题。
解决这些意见的最佳方式是作者以新的视角审查结果部分、尝试重写,而不是迂腐地逐句应付审稿人意见。
对于审稿人对结论措辞和研究新颖性的批评也是如此。最佳做法是作者重新考虑整个结论,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重写结论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对审稿人指出的个别句子进行修改。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授权代理商 | 加入我们
© 2010-2024 中国: LetPub上海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217908号-1 沪公网安备号:31010402006960 (网站)31010405000484 (蝌蝌AP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159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3]2004-152号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