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事 机构合作 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Português Español

美国ACCDON公司旗下品牌

021-33361733,021-33632861

chinasupport@letpub.com

登录 注册 新注册优惠

2024年国自然函评结束,80%标书因“立项依据不足”被毙!

2024年国自然函评结束,80%标书因“立项依据不足”被毙!

文章类别:基金动态      作者:LetPub      发布日期:2024-06-13

65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对于一个申请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人来说,之前的相关工作基础和经验是向评审专家证明你有能力顺利展开和完成所设计课题的一种方式。若将研究基础视作说服评审专家的第一次机会,那么立项依据则是第二次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b6d2a6e5b0b5119789490691565162d6.jpg

而大约80%未获资助的项目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充分。考虑到立项依据几乎占据标书篇幅的2/3,要写得出色可谓困难重重!在申请书中通常存在两种问题:第一,立项依据缺乏假设;第二,假设推导不具备充足的依据。

标书的立项依据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要回答评审专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研究这个课题”

· 做什么:阐明项目的科学问题以及相应需要验证的科学假设。

· 有什么:借助研究趋势分析,结合以往研究,论证科学问题和科学假设。

· 怎么做:提出研究思路以验证科学假设、解决科学问题。

那么,如何书写项目的立项依据呢?

1)要明确、精炼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清晰性是项目获得资助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结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指出研究对象仍存在模糊之处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9f16a170c3507039c683749c9c9c313d.jpg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肯定他人和个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即该课题尚未解决且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尽量从宏观视角引导到你研究的具体领域,然后聚焦于该主题。 

· 首先,在更广泛的背景下,提炼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挑战,突显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或紧迫性。 

· 随后,指出研究对象尚未明确的方面,明确选择该研究课题的原因,以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地位,展示该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前沿性和创新性。

2)要回答科学问题的研究假设

科学上的“研究假设”是项目的核心,一份成功的申请书在于提出明确、创新、吸引人、科学的“研究假设”。

a90aa0f04f74f4920441f43a90aa58f1.jpg
在“立项依据”部分,应集中讨论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个人的初步实验和前期研究成果,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方法和技术,即该课题的“研究假设”。
(3)提供论证“研究假说”的研究思路
一份成功的申请书在项目立项依据中必须阐明明确的“研究假设”,并详细验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充分论证采用“研究假设”(包括新思路、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等)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解决特定科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充分阐明为何选择特定的“研究假设”。
在这一论证过程中,自然展现出“研究假设”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需要充分展示和说明解决项目中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验证假说的正确性的整体研究方向和核心内容。通过这些研究框架,评审专家可了解申请人对研究模式和策略的把握程度,这也是评审人员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89c4efb0be42825426839cc389ac65da.jpg
不要误以为“研究方案”部分已经包含了详细的研究思路,因此在“立项依据”部分无需涉及个人的研究框架。缺乏明确的研究思路的“立项依据”是不完整的。
(4)充分并适当引用文献
在撰写立项依据时,需要对目前情况、问题和进展进行分析,明确已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课题计划采取的解决方法。为了有理有据地探讨这些问题,申请者需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文献调研,并对相关文献有充分的了解。
科学、合理地运用文献资源是成功撰写项目申请书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立项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撰写阶段应特别重视这一点。若申请者对文献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在申请书中随意堆砌或引用不符合规范,将使评审专家认为其学风不严谨,严重影响项目的认可度。
在这一部分,应主要选择近3-5年国内外文献。引用文献主要以英文文献为主,同时也适当引用国内著名专家的文献(有可能选取的文献就是评审专家的作品)。除了引用支持本研究观点的论文外,还要引用持不同观点的文献。 
论文的质量可以通过两个重要指标来体现:一是期刊的影响因子;二是论文的引用次数。尽量引用中国科学院列入1区或2区的期刊发表的论文,或选择引用次数较高的论文。
什么样的立项依据能说服评审?
(1)避免简单罗列同行工作历史和现状,最好围绕自己提出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展开论证
(2)在介绍同行学术现状和较不为人熟知的学术问题时,应引入科普知识,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3)在阐述研究意义时,要适当表达科学意义,避免为了个人需求而夸大
(4)不要过多罗列文献,文献数量控制在20~30篇,并符合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科奖指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5 阅读 0 0 评论 0 收藏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授权代理商 | 加入我们

    © 2010-2024 中国: LetPub上海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0217908号-1    沪公网安备号:31010402006960 (网站)31010405000484 (蝌蝌AP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159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23]2004-152号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